今年,是德国马克斯·普朗克协会诞生50周年。整整半个世纪来,协会的科学家们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不断攀登,先后摘取了15个诺贝尔奖。近日,我专程赶到慕尼黑,采访了素有“诺贝尔奖得主摇篮”之称的马克斯·普朗克协会。
马克斯·普朗克协会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威廉皇帝协会。二战后,英国占领军提出“威廉皇帝”令人联想起德国的军国主义。在占领军中负责科研的英国军官贝·布劳特听取了英国诺贝尔奖得主亨利·戴尔的建议,并征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、德国科学家马克斯·普朗克的同意,用他的名字重新组建新的协会。1948年2月26日,马克斯·普朗克协会在哥廷根市宣告成立,威廉皇帝协会的科学院士,全部成为该协会的科学院士。
协会主席、德国著名动物学家胡贝特·马克尔教授说,协会是一个专门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机构,研究工作分3个领域,即生物医学、化学物理技术和社会科学。目前,它在全国有80家研究所,约有2900名科学家和6500名来自国内外的博士生、留学生及青年科学家在这里进行科学探索。平均每个工作日,要发表60篇论文。可以说,马克斯·普朗克协会是德国科学精英的汇集地,研究工作是卓有成效的。
在问及协会“成功秘诀”和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“秘密武器”时,马克尔教授笑着说,保证科学家不受干扰,充分自由地进行科学研究是协会的一条原则。协会的科学家与大学教授不一样,他们不承担教学工作,没有教学压力,国家不能直接干预其研究工作。他们与企业的研究人员也不一样,不用担心研究成果有没有市场前景。另一条原则是向那些杰出的有创造力的科学家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。这意味着向他们提供经费、给他们时间和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,使他们的科学才华得到最佳发挥。协会挑选科研项目负责人的唯一标准,是他们的科研才华。还有一条原则是国际合作,协会近乎强制科学家与国外进行合作与交流,科研工作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。目前,协会有1/3的研究员来自国外。
在谈到与中国的合作时,教授说,协会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已有20多年。目前,每年有近200名中国科学家到马克斯·普朗克协会的研究所工作。同时,有近100名德国科学家去中国交流,他说,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水平是世界一流的,中国在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数学、计算机等领域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。他本人曾在德国洪堡奖学金委员会工作过6年,耳闻目睹了中国青年科学家的研究水平。
教授指出,给科学家以科研自由,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他们的监督。协会每年的科研经费约20亿马克,其中90%是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的拨款。教授说,因为我们用的是纳税人的钱,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来证明,这些钱值得花。监督分二个层次,一是根据德国的预算法,由经济师、审计院对协会开支进行审计,二是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和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组成评委会,对每个研究所的工作进行专业评估。评委会就此写出评估报告,多出成绩的,增加经费,反之则要削减其经费。
马克尔教授认为,科研投入不足,是德国研究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。德国统一前,每年用于科研的投入要占其国内总产值的3%,可这几年,这一比例已降到2.3%,大大低于日本、美国等国家,在国际上排第7位。基础理论研究是种种创新的前沿工作,这类研究必须有超前意识。他呼吁各级政府和经济部门重视科研和创新。